古老的蘋果酒
通常認為使用蘋果釀酒最早出現於著名羅馬作家普林尼生活的公元 1 世紀。據說是人們保存的蘋果汁出了意外變成了蘋果酒,這個發現過程倒是和葡萄酒很相似。
公元 3 世紀,蘋果酒流行到了歐洲。興盛於公元 8 世紀中世紀早期的法國西北部諾曼第和布列塔尼及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區。在諾曼第征服戰的 1066 年,適合釀酒的蘋果品種才被法國人傳入英國,蘋果酒從此深深紮根於英國農村經濟,甚至有時能起到貨幣的作用。
11 世紀的歐洲逐漸開始了西打酒的產業化,經過 7 個世紀的發展迎來了他在歐洲地區的全盛時期。接下來的 1887 年英國建立了第一個工業化也是現在最大的西打酒廠——HP Bulmer 公司。
實際上蘋果的世界和葡萄一樣紛繁多彩,在英國的西打酒黃金時代的維多利亞時期,就有 365 個記錄在冊的蘋果品種專門用於釀酒。
和釀葡萄酒不太一樣的是,釀蘋果酒雖種類繁多卻各有所長,一些品種專門負責提供支撐酒度和甜味的糖;一些專門掌管原料中的酸,保證糖酸平衡;還有一類是單寧的貢獻者,負責撐起西打酒在你的口腔中的骨架。因此,要釀出一款口感平衡的西打酒,僅靠一種蘋果是幾乎不可能。例如法國 的西打酒 AOC/AOP 法規就對各產區不同種類的西打酒的品種及其比例作出了規定。(是的,在法國除了葡萄酒,奶酪、牡蠣,西打酒也是有 AOC 哦。)因此市面上買到的西打酒幾乎都由多種蘋果混釀而成。
西打酒的類型與風格
而舊世界西打酒則以傳統方式釀造的英式風格和法式風格為代表,英式西打酒多為傾向於單寧強勁的並偏酸的干型西打酒,苦味強勁酸澀,釀造過程中經常會用到舊木桶,更多的追求的口感強勁;而法式西打酒則更多的保留了糖分,更多的追求香氣的複雜度,因此法式風格的西打酒更加香甜,果香豐富且複雜,口感也更為飽滿。整體來說起泡西打酒酒精含量較低,大多為 2%—8.5%,這點到和啤酒類似。其香氣清新純凈,濃郁的蘋果氣息是他獨特的標誌,入口微甜並伴輕微果酸,果味或濃或淡。
因此和葡萄酒通常出現在一些較為正式的消費場合不同,西打酒較為接近精釀啤酒,給人一種輕鬆隨意更為親民,不像葡萄酒那麼樣的拘謹,更適合在許多場合出現。
20 世紀初的禁酒令導致 Cider 一詞的含義在美國發生了改變,現在北美人說去 Cider(軟西打)是指沒有發酵的蘋果汁,而 Hard Cider(硬西打)才是指蘋果酒。
西打酒的變革與創新
西打酒的風格非常多元化,蘋果本身又非常隨和、百搭。這個特點非常適合釀酒師對他進行塑造,也引起了精釀啤酒業內的注意。西打酒成為精釀啤酒釀酒師們產品創新的一部分,被嘗試用各種水果及天然香料混釀、修飾。